close
Well...... 咱銀行董事長變老外了!(真的有影響 連發語詞都變英文了!)
身為本土銀行中第一位董事長為老外的銀行行員 小妹不知其他同事有什麼感覺?
我倒是有些感覺可以跟大家分享
 
自我小時候到現今 內心老是覺得英文很重要 因為學英文也學這麼久了嘛!
但說實在的 我沒出過國唸書 也沒待過外商公司
我們同事彼此互相稱呼還是以中文哪! 哪像外商公司呢? 
要說英文在我們公司有多風行或多重要 還真的沒什麼太大感覺
 
之前到越南分行及香港分行的感觸就很深
在越南 因為環境關係 不說英文是不成的 
我不會越南話 再不敢說英文 那真的食衣住行育樂都不通了
在香港 其實會英文真的沒什麼 哪個香港籍同事不會英文?!
我有時還覺得他們講英文會比講普通話溜哩~
英文能力是必備的 我必須強調 雖不用到很棒的程度 但可以順利互相溝通是必要的
跟他們比 我們的優勢反而在普通話
普通話 一種不論是台商或未來陸商必用的語言 
我想中文能好好順利且流暢地表達 是台灣人的優勢
記得看過大前研一所言 台灣的優勢在於對中文、英文及日文三種主要語言的熟悉度
大陸仇日 港人不熟中文 日人怕中 只有台灣的歷史沈浸在這三大語言下 是我們的機會
只是現在 年輕人的中文能力恐怕也是江河日下吧......
不免想起之前商業周刊談到"說故事"與"作文"的能力 真的心有戚戚焉
恐怕處在網路時代 一切講求速成的我們應該多想想的 
文學造詣的深厚與否 如同英文程度一樣 應不是兩三天就能養成的吧! 
 
咱公司會想聘個老外 一定是借重他之前的經驗
畢竟他購併的經驗豐富 前身也在渣打工作過 對於所謂國際性銀行的業務極熟稔
大型跨國公司的處理事情流程鐵定跟我們這SIZE的公司不同 必定有值得學習處
可以想見地 這老外董事長肯定是為了未來購併的目的
目標當然以即將開放的大陸市場為主嘍
他一來就對本行目前業務極感興趣 也找了七大RM去詢問行內狀況
而且問得很詳細 甚至也提出他的願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願景! 希望銀行在幾年內能成長多少又多少!
也聽說他希望有時間能跟所有同事聊聊天呢! 果然一派老外easy-going的作風!
 
至於這跟董事長是老外有什麼關係呢?
嗯 以下純粹是我的猜測了
當然是宣示作用:銀行想成為區域內一流銀行 顯示已朝這方向努力
身為一個想要在幾年內成為區域內一流銀行的公司而言 區域性應先指在亞太地區內 
不可能一下子就成為全世界的一流銀行 不實際的目標
就算是華人世界 中文的字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意思
相信大家都有那種"明明看的是中文卻不了解意思"的經驗
而這區域內這麼多不同的語言及地區的人種 英文一定是同通的語言 也是不會表達錯誤的語言
未來公司內多種族的同事往來 或是不同種族的人當咱老闆是可想見的
總不能跟老闆說話時說不出口 叫老闆學咱們語言吧!?
我相信我們銀行業務能力強的主管很多 但能兩者兼有的可能就少了
也難怪老總會覺得訓練人才是當務之急! "兵到用時方恨少" 應該是老闆的感觸吧~
 
有時生不逢時是很可惜的
就算有再強的能力或再多的技能 都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發揮的舞台 所謂卡位就是這意思吧!
我想 未來的世界是多人搶工作的時代 而專業性的則是缺人缺得緊
想來 連工作都會呈現M型型態了吧! 真恐怖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花 的頭像
    小花

    【Bernice的咖啡時間】

    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